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校園風光> 南華大學與雲林縣政府產學合作 共同推動永續發展接軌國際

校園風光

字級

南華大學與雲林縣政府產學合作 共同推動永續發展接軌國際

【人間社 劉家均 嘉義大林報導】 2022-02-25
佛光山南華大學與雲林縣政府近年來為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積極推動永續發展,雙方為促進環境永續、產學合作及實務交流,特別於2月24日在雲林縣政府親民大廳舉行「產學合作協定書(MOU)簽約儀式」。由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與雲林縣長張麗善代表簽署,該校及縣府一級主管亦出席共襄盛舉,共同見證雙方簽署 合作的重要時刻。

南華大學與雲林縣政府簽署產學合作,正式啟動更密切的互動與交流合作,包含雙方人才交流、推廣教育合作及共同開發研究、加強學術與產業資訊交換、共同舉辦推動環境永續國內外交流之相關活動、辦理低碳減排活動及協助地方創生發展與創新諮詢,以及學生就業實習……等,期許在雙方實務合作的交流下,能發揮產學合作優勢,共同攜手培育優質的綠領人才。

張麗善表示,雲林縣是台灣農業第一大縣,農業年產值383億為全台第一高,畜產年產值約326億為全台第一高,漁業年產值約83億為全台第三高,但也衍生出環境問題。因此,為因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,在去年12月23日首度發布自願檢視報告書,檢視施政與SDGs的接軌程度,除此之外,也延續永續發展議題及配合國家2050淨零碳排放目標,成立「雲林縣政府因應氣候變遷專案辦公室」,並於今年1月24日正式掛牌,以建構減碳政策、落實減碳行動,展現雲林縣對於永續發展的重視與決心。張縣長對南華大學推動環境永續、落實節能減碳之成效讚譽有加,並期許未來在雙方攜手合作下,除了增進人才交流,也能合作推動包括永續發展環境教育、循環經濟、淨零碳排,解決縣內農業及漁業廢棄物問題,讓農業特色成為利基,建構完整的減排路徑,成為「淨零轉型」的典範城市。

林聰明指出,學校向來極為重視永續發展的重要性,因此在民國105年成立「永續中心」,以落實資源永續利用及節能減碳。在廢棄物處理方面,將廢棄物變為藝術作品;落葉、廚餘再利用,製成堆肥或發酵成液肥;透過黑水虻將廚餘轉化成有用的農業肥料,達到循環農業之效益;在節能減碳方面,校園內全面採用省水設施,雨水回收再利用於花圃澆灌、綠帶樹木用水及景觀池補注水源。同時也建立 ISO 50001 能資源管理系統、推動智慧化節能措施,以達到節電節水、水資源永續利用之成效。

多年來榮獲多項國內、外環境永續相關獎項之肯定,包含連續三年獲國家企業環保獎「金級獎」,2021年獲頒「榮譽環保企業獎」;連續兩年獲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(THE) 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,全球401-600名,2021年並列全國第11名;連續五年蟬聯「世界綠色大學百大學校」……等獎項之外,同時也是雲嘉南高屏地區唯一獲環境教育雙認證的大學。林校長說,在切合SDGs的理念下,將提出SDG4 優質教育、SDG12 永續生產及消費及SDG17 全球夥伴之計畫,為永續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。此外,更將17項永續指標融入校務發展主軸與課程,作為實踐及邁向永續發展之標的,並攜手雲林縣政府一起將永續發展成果推向國際,打造低碳校園及低碳城市,期許成為世界標竿。

MOU簽署儀式後,縣府辦理主管創新研習活動,特別邀請南華大學永續中心執行長洪耀明擔任講座主講人,以「接軌全球永續發展之在地行動方案」為主題,提升縣府主管對於永續發展的相關知能,瞭解從在地到接軌全球的藍圖。
12345678910第1 / 93頁
追蹤我們